|
首页 >
地产资讯
>学者批国五条政策失误:必将推高房价 |
|
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波:“对卖房增值收益征20%税必将推高房价” 王海平 “我和学生们谈起所谓的新版‘国五条’,我的判断是,肯定会推高房价,而事实证明市场上的反应也是如此”,近日,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波对本报记者表示。 至于当下房地产税制的改革,高波则坚持自己的观点:房产税开征需要民意的充分讨论,而全国普遍推开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,并且下一步的试点只能集中在一线城市的增量领域。 由高波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《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研究》正进入结题期。 抑制供给的政策必定失误 《21世纪》:新版“国五条”,你怎么看? 高波:总的来看,所谓的新版“国五条”没有新意,只是在2010年的国办4号文的基础上政策更加严厉,而在构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。 《21世纪》:为什么近些年来出台的房地产宏调政策,总是会导致房价上涨? 高波:考察近10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,发现存在不少失误。 比如,2004年的调控重心放在抑制住房供给上,结果造成了2004、2005年房价暴涨;2006年的“70/90”政策,成一纸空文,最后不了了之;2008年四季度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,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强大刺激,导致2009年房价暴涨;2011年对部分城市实施住房限购政策,使非限购城市房价大涨。这次对卖房者增值收益征收20%的所得税,最终还是由买房者承担,将再次推高房价。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仍长时间存在,主要集中在消费者首次购房和改善性需求,新一轮城镇化又将大量增加住房消费需求。所以,压制住房供给的政策,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报复。 房产税抑制房价不现实 《21世纪》:你认为政府试图通过开征房产税来抑制房价是不现实的,其原因在哪里? 高波:首先要强调一点,税收本质上是民众购买政府(人员)服务的费用,体现的是政府和大众之间的一种交易关系。如果要开征新的税种就一定要慎重,要经过民意的充分讨论。 长远看,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,要对房地产开发流转环节、房地产取得环节和房地产保有环节征税进行统筹安排,并逐步减少房地产开发流转环节的税收,增加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。 因此,开征房产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,但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,我认为至少需要用15-20年时间完成以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为主的房地产税制转型。 事实上,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经过了20多年的探索才真正取得突破。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决定的。 由于我国部分城市存在一定的房地产泡沫,如果政策制定不科学,有可能导致房价大起大落,这将加大金融风险,引发金融危机,同时为国际游资和房地产炒家提供一次绝好的投机机会,继而威胁中国经济安全。 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不仅避免了国内金融危机的发生,而且成功地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,这是一个重要的中国经验。我们的政策选择,必须时刻坚持防范金融风险。 实际上,从长期来看房产税与房价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。根据国际经验,征收了房产税的国家房价仍会出现波动,所以,政府试图通过开征房产税达到平抑房价的目的,是不现实的。 而对于开征房产税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和风险,必须在房地产税制改革方案中做好防范金融风险的预案。 |
【返回上一页】 【返回顶部】 |
|
|
 |
|